首页 > 实时讯息 >

核电池新突破!-100℃至200℃,都能工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21:35: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 柳鑫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记者 夏天一

3月9日,记者从江苏省江阴高新区举行的碳-14(C-14)核电池重大技术突破发布会上获悉,由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国内首款C-14核电池“烛龙一号”工程样机诞生,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贝塔医药研发副总、项目负责人蔡定龙介绍,这款核电池具有多项突破性优势。由于C-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理论上该核电池拥有长达数千年的超长寿命。同时,该核电池具有-100℃至200℃极端温度适应性以及2200mWh/g(毫瓦时每克)超高能量密度,50年设计寿命小于5%的性能衰减率;支持毫瓦级脉冲放电及能量智能管理,可适配不同场景需求。

在西北师范大学核电池团队负责人苏茂根教授看来,该成果具有广阔产业化前景:在医疗领域,可为脑机接口、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设备提供永久能源;在物联网领域,可支撑万亿级传感器网络;在海洋深处、南极北极、月球、火星等极端环境,可作为无需维护保养的持续供电电池;在宇宙深空探测领域,可助力星际航行器持续工作。

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看山东|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山东活动 走进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全面取消!涉及拼多多、淘宝、抖音、京东等多平台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采风活动在福建南平启动 14个应用场景发布,从“蓝图”到“蓝天” 南充如何迎风“起飞” 33岁女子实名举报中钢网董事长婚内出轨,男方曾报案称被敲诈但警方未立案,最新消息→ 减肥训练营成了魔鬼训练营:拉伤发烧都得坚持,住宿环境恶劣饭少难吃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与50余国记者进行人工智能主题交流 一个“服务港”的见证:国际贸易新环境下的广交会之变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