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活力——从昆剧《家》看昆曲艺术传承创新发展
- 实时讯息
2025-03-04 05:00:03
-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2月26日晚,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创排的昆剧《家》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这也是该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以及2024年度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之后的首场公演。昆剧《家》剧照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供图巴金的小说《家》是一部写尽封建大家庭悲欢离合的经典
-
- 多样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 实时讯息
2025-03-24 05:00:03
-
每逢周末,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苇湖梁片区立井南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百姓文化生活增添色彩。图为3月22日,在立井南社区,老师在公益美术课上为孩子们讲解绘画过程。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4日 04版)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 实时讯息
2025-03-13 05:00:03
-
【光明论坛】作者:徐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 乐享花事
- 实时讯息
2025-03-30 03:00:03
-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各景点樱花、桃花、海棠花盛开,人们走到户外踏青游玩、放松身心,乐享美好时光。图为3月29日,市民在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唐王湖景区赏花。王春摄/光明图片《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0日 02版)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 卢建军委员:让创新种子深植西部大地
- 实时讯息
2025-03-04 06:00:03
-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委员:让创新种子深植西部大地光明日报记者张哲浩采访整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人才的“超级孵化器”,是科技创新的“大本营”,应该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串起来”,抓住融合的“牛鼻子”,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
- 我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 实时讯息
2025-03-24 06:00:03
-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光明日报北京3月23日电(记者齐芳)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不仅影响到青藏高原以及周边地区的水循环,也在支撑生物多样性并提供关键生态系统服务
-
- 河北保定:文化育民促乡村振兴
- 实时讯息
2025-03-17 03:00:03
-
【文化中国行】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近日,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西高庄村文化中心5楼舞蹈教室内,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西高文联舞蹈协会的会员们正在对西高村晚联欢会上的演出进行总结。会上大家热情很高,从节目到台词多方总结,力求让下次演出更好。西高庄村举办村晚联欢会的传统已有38年。每年的村
-
- 春日美景
- 实时讯息
2025-03-31 02:00:03
-
【大美中国】近日,江西丰城梅林镇的一处花卉小镇,不少市民和游客赏生态美景,享春日时光。朱海鹏摄/光明图片《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1日 01版)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 强信心 民生有温度
- 实时讯息
2025-03-04 06:00:03
-
卷首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回望2024年,我们的民生答卷写满温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达2.38亿,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84.7%;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超额完成5.4万个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2万多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1亿多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
- 集体攒书何时了?
- 实时讯息
2025-03-27 04:00:03
-
【改进文风大家谈】作者: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人著书,大都一个人完成。除了编辑类书之外,通常不采取集体编书方式。司马迁写《史记》,虽卷帙浩繁,却是一个人完成的,没有任何人插手其事。王充写《论衡》,也是一个人硬生生用刻刀刻出来的。此书深得近代学者章太炎的赞佩,称“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