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表委员谈“三农”|沈阳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委员
- 实时讯息
2025-03-11 07:00:03
-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要在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提高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能力,加大对重点种业企业支持力度,实现种源自
-
- 振兴县域经济 加快实现城乡融合
- 实时讯息
2025-03-29 10:00:03
-
作者:李金锴(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珏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振兴县域经济,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推动城市产业、技术、资金与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互补,可以构建城乡互利新格局。当前首要任务是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
-
- 中国饭碗 东北粮仓丨在辽全国人大代表张艳:智慧农业让“会种田”升级为“慧种田”
- 实时讯息
2025-03-05 09:00:03
-
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多次座谈、考察中,“现代化大农业”高频出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东北三省一区媒体联动推出“中国饭碗东北粮仓”主题报道,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新要求,提供三省一区代表委员的
-
- 千年农经遇上元宇宙,菜博会玩出新花样
- 实时讯息
2025-04-21 07:00:04
-
当《齐民要术》的千年农耕智慧与元宇宙的火星农场相遇,当单株年产6000斤的番茄树与智能授粉机器人展开对话,一场跨越时空的农业科技盛宴正在上演。4月20日,第26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启幕,以“绿色 科技 未来”为主题,向世界展示着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本届菜博会共有45万平方米展区,展出26
-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实时讯息
2025-03-17 11:00:03
-
作者:孙庆珍 2025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其背景在于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及“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这决
-
- 【粮食大事】摒弃“重产轻储”建好农户粮仓
- 实时讯息
2025-04-03 06:00:04
-
应构建粮食生产与储存并重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储粮意识,让农户从存粮减损中真切获得收益,实现从“被动存粮”到“主动优储”的转变。最近有种粮大户反映,每年他为了粮食增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由于储粮设施较为落后,部分粮食储存品质下降,影响种粮收益,甚至可能吞噬掉整个粮食生产系统为增
-
- 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技术在新疆取得重大突破
- 实时讯息
2025-03-11 11:00:03
-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1日电 (记者 王小军)10日,记者从新疆重大科技专项《环塔里木盆地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中期总结会上获悉,一项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技术在新疆取得重大突破,给冬日设施农业穿上保暖外衣。据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研究员、项目主持人王国强介绍,项目团队成功研发适用于环塔
-
- 新闻周刊丨既懂飞行还懂农业 乡村新“飞手”都有啥技能?
- 实时讯息
2025-03-30 07:00:03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眼前无人机吊起的,正是一捆重达160斤的竹子。飞行150米之后,它将降落在山脚的公路旁,集中运走。重庆市梁平区坐拥百里竹海。这里的老乡,一项经济来源就是卖竹子。今年,他们将预计产出竹木51万吨。但在过去,由于辛苦又赔钱,这一度是一条无人问津的活路。今年44岁的李世飞,是帮村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