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高法:低龄未成年人触犯法律,其监护人也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实时讯息
2025-03-09 17:00:03
-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去年,邯郸未满十四周岁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9日下午,在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二场活动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一庭庭长何莉指出,低龄未成年人只要触犯法律,本人及其监护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
-
- 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 实时讯息
2025-04-18 20:00:04
-
中国网4月18日讯 据中国网信网消息,今年以来,网信部门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根据日常管理和网民举报线索,持续清理利用未成年人形象发布的违法不良信息,多批次从严处置违规账号。此类违规行为无视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违背孩子主观意愿,将童真童趣异化为流量变现工具,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典型问题包括
-
- 姚明的这个建议,戳中很多家长心坎!
- 实时讯息
2025-03-07 13:00:03
-
央视网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提问:孩子一回家就要玩手机怎么办?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建议: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开展未成年人息屏24小时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关注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健康带来的压力和挑战。3月6日,在北京团小组讨论中,姚明提到今年带来
-
- 遏制网络“开盒挂人” “守门人”应有责任担当
- 实时讯息
2025-03-20 16:00:03
-
个人隐私信息被公开,电话、短信遭陌生人轮番“轰炸”……“开盒挂人”是什么行为?未成年人实施“开盒”造成严重后果,责任如何承担?网络平台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如何遏制“开盒”行为?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孙莹采访了专家,听听他们的观点。网络“开盒”后果严重可能触犯多项罪名所谓的“开盒”,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
-
- 富德生命人寿开封中支:掌握核保小知识,投保顺畅无难事
- 实时讯息
2025-03-10 12:00:03
-
客户张先生近日至保险公司柜面咨询 保险核保事项,表示最近投保了保险产品,投保资料均已填写完整,也没有健康问题,为什么核保下了问题件呢?柜面工作人员向张先生解释,投保资料不仅仅是填写完整就可以的,对于一些信息有明确要求,如果不符合系统设置的 规则就会进入人工核保,核保人员会根据 实际情况下发对应的问题
-
- 最高法回应: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学校一定担责吗?
- 实时讯息
2025-04-24 08:00:04
-
原标题: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学校一定担责吗?(法治聚焦)编者按:未成年人保护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学校保护是重要一环。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行为,学校未尽到对在校未成年人教育管理和安全保护职责的,也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老师对学生教育惩
-
- 探案说法丨夫妻离婚后小孩与监护人发生强烈冲突 是否可更换监护人?
- 实时讯息
2025-03-07 19:00:03
-
南海网3月7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在认定孩子抚养权时,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原则确定抚养权归属,如果小孩与监护人发生强烈冲突,是否可向法院申请更换监护人?近日,乐东法院审理一起关于变更孩子抚养权的案件,女儿与父亲(监护人)发生强烈冲突后,母亲申请变更监护人获得法院支持。原告黄某
-
- 6名中学生微信群辱骂同学被起诉!法院这样判
- 实时讯息
2025-03-22 17:00:03
-
和同学在微信群里分享八卦、闲聊“吃瓜”本是出于“玩笑”,但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过了界、担了责。日前,江苏连云港一中学六名学生因在微信群内辱骂同学成为被告。中学生小文偶然得知自己被几名同学在微信群中恶意“围剿”。“叮咚!您已被邀请加入‘品茶大会’微信群。”“小文就是个绿茶!”“她睡觉打呼像猪一样!”群主小
-
- 律师分析“男子往海底捞锅中小便”:属寻衅滋事,监护人也应承担民事责任
- 实时讯息
2025-03-11 09:00:03
-
近日,“男子往海底捞锅中小便”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画面显示,该男子穿着黑裤子,站在海底捞桌面上进行小便。涉事视频截图。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布通报称,3月6日,黄浦公安分局接辖区某火锅店报案称,网传“有人向火锅内小便”一事发生在该店内。经警方调查,今年2月24日凌晨
-
- 余华英案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
- 实时讯息
2025-03-08 10:00:03
-
@新华社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024年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万件4.1万人。报告特别指出,对长期作案、先后拐卖17名儿童的“人贩子”余华英和强奸未成年人、性质极其恶劣的郭某某、尚某某、公某某等,依法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