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荷兰首相称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支持
- 实时讯息
2025-03-05 22:00:03
-
荷兰首相斯霍夫当地时间3月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他当天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讨论了乌克兰局势的发展。斯霍夫称,他与泽连斯基就荷兰对乌克兰国防工业的投资计划进行了讨论,包括在无人机领域7亿欧元的投资等。斯霍夫强调,荷兰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政治、军事、财政和人道主义等多方面支持。(总台记者 刘婵娟
-
- 俄已就俄乌和平协议、与美重启关系向美方提交“要求清单”?克宫回应
- 实时讯息
2025-03-13 20:00:03
-
环球网 据塔斯社等媒体13日报道,对于有消息称俄罗斯已就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以及与美国重启关系向美方提交一份“要求清单”,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作出回应。佩斯科夫称,“我无法证实,也无法评论。我只能重申,有很多消息不属实,只有一小部分消息属实”。塔斯社称,佩斯科夫还呼吁关注官方消息。
-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电话”
- 实时讯息
2025-03-20 01:00:03
-
央视新闻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目前通话正在进行中。同时,白宫证实,特朗普正在与泽连斯基进行通话。普京和特朗普通话讨论俄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俄罗斯总统网站18日发表声明说,俄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通电话。就特朗普提出的30天停火倡议,俄方提出一系列
-
- 最新!知情人士:美乌会谈气氛紧张,达成矿产协议前景渺茫!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结束会谈,佩斯科夫发声
- 实时讯息
2025-04-12 07:00:04
-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4月12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和乌克兰官员就美国提出的一份美乌矿产协议举行会谈。央视记者获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鉴于会谈的“对立”气氛,取得突破的前景渺茫。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据悉,最新草案将赋予美国优先使用乌克兰矿藏的权利,并要求基辅将乌克兰国有和私营企业开采自然资
-
- 泽连斯基:预计下周举行乌美会谈
- 实时讯息
2025-03-07 01:00:03
-
当地时间3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表示,乌克兰和美国团队已恢复工作,预计下周将举行一次有意义的会议。此前报道2月28日,乌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美国白宫并与特朗普会面,双方发生激烈争吵,未签署乌克兰向美国提供矿产资源开采权的协议。美国媒体本月3日报道,特朗普已下令暂停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
-
- 快讯:俄罗斯幼儿园、学校遭破坏
- 实时讯息
2025-03-21 09:00:03
-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及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防空系统夜间摧毁了132架乌克兰无人机。报道称,俄罗斯萨拉托夫州恩格斯一家医院窗户部分受损,一栋私人住宅、两所幼儿园和一所学校也遭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乌克兰方面暂无回应。据此前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举行通话,
-
- 乌代表团抵美 就美乌矿产协议进行新一轮谈判
- 实时讯息
2025-04-12 07:00:04
-
据总台央视记者消息,当地时间11日,乌克兰代表团已抵达华盛顿继续就美乌矿产协议进行谈判。乌克兰官员表示,预计会谈将于当日开始,持续两天,主要内容是技术性问题,不会有高级官员参与。白宫尚未提供有关会谈的细节。(总台央视记者 王晋燕 曹健)
-
- 欧盟罕见发布《欧洲防务白皮书》:提出加强防务愿景,强调援乌是当务之急
- 实时讯息
2025-03-20 06:00:03
-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后的次日,欧盟委员会19日按计划发布了一份防务白皮书。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报道称,这是欧盟委员会首次提交一份防务白皮书。虽然曾经有过一些一次性或长期购买武器的项目,但此前防务不属于欧盟权限。法新
-
- 泽连斯基与马克龙举行会晤,强调实现持久和平
- 实时讯息
2025-03-07 06:00:03
-
当地时间3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当天他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期间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了会晤。双方讨论了准备于3月11日举行的由各国军事代表参加的会议,并协调了立场和下一步行动。泽连斯基表示,在乌克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互动基础上,真正的持久和平是可能的,战争
-
- 美财长:目前没有与乌克兰就矿产协议进行讨论
- 实时讯息
2025-03-03 06:00:03
-
当地时间3月2日,当被问及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是否仍在讨论中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回答称,目前还没有。泽连斯基2月28日访美期间在白宫与特朗普、美国副总统万斯举行会谈。三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双方计划在会晤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被取消,美乌矿产协议未签署。(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