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0余博士生与招聘企业互选,人工智能领域成“春招”就业热门
- 实时讯息
2025-03-13 10:00:03
-
“我希望把博士生阶段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岗位中。”“虽然是化学专业,但我也可以在产品研发岗做大模型技术开发。”……3月12日下午,北京华腾国贸美居酒店二层华腾多功能厅内人头攒动,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400余名博士和现场30余家“高精尖
-
- 龙岗“南粤春暖”招聘会亮点纷呈 “人才夜市”激活就业春潮
- 实时讯息
2025-03-13 08:00:03
-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3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刘宇峰)日前,由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平湖街道主办的2025年“南粤春暖”暨“春风行动”公益招聘会暨启动仪式在龙岗万达广场举行。本次招聘会吸引了135家优质企业参与,涵盖跨境电商、信息通讯、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服务餐饮等多个热门行业
-
- 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透过数据看春招市场新动向
- 实时讯息
2025-03-12 09:00:03
-
进入春季,企业复工、劳动力返岗,就业市场进入活跃期。记者对各地人社部门、招聘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人才供需两旺,2025年春招市场迎来“AI热潮”。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中,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机器人算法工程师、调试工程师招聘的同比增速都超
-
- 买房首付15%,苏州首笔“三低一宽”落地
- 实时讯息
2025-03-11 23:00:03
-
近日,苏州市住建局会同相关金融机构研究出台“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叠加人才房票政策,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助力青年人、新市民购房置业。低首付:最低首付比例15%,符合各地人才房票政策的购房者,可将人才房票等额抵用于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首付款;低利息:符合相关征
-
- “培土育林”,构建数智人才培养新生态——陈雨露代表:高校要主动作为加快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 实时讯息
2025-03-11 12:00:03
-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3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培土育林”,构建数智人才培养新生态——陈雨露代表:高校要主动作为加快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报道。当前,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之一。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高等教育该
-
- 聚焦科技创新 代表委员共话“创新引领发展”
- 实时讯息
2025-03-11 09:00:03
-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聚焦科技创新 代表委员共话“创新引领发展”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
-
- 人才安居、梦想安家,普陀长征率先发布这个人才政策
- 实时讯息
2025-03-11 08:00:03
-
问需企业需求和感受,在市、区两级创业人才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绣细花、出细活”。普陀区长征镇3月10日发布《“才聚长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也是今年全市首个发布的街镇一级层面的人才政策。政策围绕人才发展的“小家”和“大家”而设,对准了创新企业的发展需求。比如,政策推出创业专项安居保障,对新
-
- 改革评价制度 加快人才培养
- 实时讯息
2025-03-11 06:00:03
-
作者:庞丽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各地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人
-
- 聚焦AI+机器人、AI+汽车等五大应用 武汉为“人工智能+”划赛道
- 实时讯息
2025-03-10 19:00:03
-
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文俊)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加速演进、分新秒异,正在经历“技术到应用”的关键一跃。3月10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推动AI+机器人、AI+汽车、AI+PC/服务器、AI+手机、AI+眼镜五大应用落地。AI+机器人领域
-
- 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将“工匠精神”课程纳入义务教育
- 实时讯息
2025-03-10 18:00:03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能大师、中核检修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师延财感触颇深。产业工人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历史使命。“然而,目前技术工人仍面临大量人才缺口。”连续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