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们常吃的小米,还有多少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20:0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春耕时,4月7日至11日,在播种美好与希望的好时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制作的五集纪录片《沃野千里》开播。第一集《五谷丰熟》,在熟悉的稻香麦浪里,一起探寻“金玉满仓”背后的智慧与汗水。

狗尾草是小米的祖先吗?

小米,曾经的主粮,今天的杂粮,小米粥是它最响亮的名片。

翻腾的小米,诱人的色泽,散发出特有的米香。

长在地里的小米叫谷子,不是所有人都见过它的样子。

古时候,人们把谷子称为粟。谷子脱了壳,就是小米,它曾经是我们祖先的主粮。

谁能想到,生活中最常见的野草——狗尾草,它就是小米的祖先。

今天,小米虽不再是主粮,但它仍然具有独特的营养优势,既以“小而美”的特性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丰富国家粮食储备结构,增强粮食安全韧性。

原来好吃的大米是这样抢“鲜”的!

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粮仓,每年全国粮食的十分之一来自这里。五常作为其核心优质稻产区,近年来,正在推广的水稻6步鲜米的鲜割技术,能够减少5%的粮食损耗。节约减损就是增产增效,如果将这个数据放大到北方一作区,适时收割将减少235万吨的稻谷损失,这相当于2350万人一年吃的大米。

九成熟鲜割的稻谷运到现代化工厂,它们将走过一段精心呵护的旅程。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6步鲜米的每一步都要抢占“鲜”机。

在这样的低温筒仓储存稻谷,能够很好地保持活力。低温存放一年,稻谷的发芽率还能达到90%。

碾好的大米第一时间真空包装,隔绝氧气,锁住营养和新米的鲜味。

一粒稻米在精心护送下,即将走上餐桌。

它,让大地的“牛皮癣”

也能变沃土!

地球上有一种很难治理的土地,被称为“牛皮癣”,那就是盐碱地。但只要人类找到与它相处的方式,盐碱地也能变沃土。

在北京郊区,一个联合科研团队正在攻关高粱课题。

高粱起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高粱耐盐碱的特性。科研人员将几百份高粱资源种在盐碱地,经反复试验筛选,找到了耐盐碱基因。

宁夏大武口的盐碱地上,新培育的耐盐碱高粱已经试种,曾经寸草不生的荒滩已经变身高粱田。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人钟情着每一寸土地。土地孕育神奇,滋养万物。谷物陪伴人们走过万年岁月。四季风土,生生不息。人们期盼着每一年的丰收,丰收承载着人们不变的心愿。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纪录片《沃野千里》。4月7日至10日21:58、4月11日22:54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首播,央视频、央视网、央视财经客户端同步上线,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孙煜祁

相关文章
“技术+政策”,遵义忙“耕”新! 人们常吃的小米,还有多少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 雷军谈小米成立15周年:这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 小米成立15周年,高管晒雷军与创始人旧照,卢伟冰:继续努力 浙江华远:公司紧固件及座椅锁产品在小米车型上均有应用 小米客服回应:SU7电池双供应商随机装,事故车电池待查 小米汽车:目前AEB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雷军发文回应“小米SU7爆燃致3死”事故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