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小美”聚成乡村“大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0:12:00
村民在美丽庭院中休憩。
陈建华 摄

阳春鸡笼顶打造了半日闲山舍,推动乡村民宿、美丽庭院建设融合。受访者供图

阳春市建设的美丽庭院环境优美。陈建华 摄

阳春市大力打造美丽庭院示范带。罗天 摄
走进阳春乡村,错落的绿植、精巧的“四小园”、潺潺的流水景观,将一方方农家院落装点成“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诗意空间。这些美丽庭院,不仅是村民生活的“小确幸”,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美丽庭院建设,是阳春市深化“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它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庭院“小美”凝聚乡村“大美”,既提升了乡村生态品质,又通过“庭院+产业”“庭院+文旅”等模式激活了“美丽经济”,成为串联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的纽带。
近年来,阳春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城乡党建双联双促”机制,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妇联组织联动群众,通过典型户带动、示范带串联、特色产业赋能,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全域开花。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美丽庭院3655户,41户家庭获评省“美丽庭院”相关称号。
●南方日报记者 罗天 通讯员 阳日 陈子玲
生活更舒适▷▶
小小庭院焕然一新
“改造老房子,一点一点加入自己的设计,理想的生活逐渐变成现实。”这是阳春市河西街道河岗村委会鸡岭坡村村民陈伟珍对自己最近两年生活的评价。
她所说的老房子,位于河西街道河岗村委会鸡岭坡村,古老的泥砖瓦房被改造成了“田园+国风”小院。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生态建设的热潮下,2023年底,陈伟珍与丈夫决定返乡,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村里的老房子。
老房子靠近路边,有池塘、草地、菜园,可发挥的空间较大,陈伟珍便按照自己的喜好“折腾”起来了。近日,记者走进院子,看到草地平整,繁花似锦,果蔬丰茂,一派春意盎然。
再往里走,粉刷一新的老房子、利用旧木头改造的桌子、国风摄影打卡点、旧农具展示……特色小景令人目不暇接。
“按照时下流行的审美和年轻人的喜好设计,院子一年四季、白天和黑夜都有不同呈现。”陈伟珍告诉记者,焕然一新的老房子,吸引了许多村民、游客前来参观,还有许多人预约品尝美食,到院子里搞活动、拍照,非常热闹。
“凭自己一手一脚将心中的理想家园变成现实,很享受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陈伟珍的院子去年申报了省“美丽庭院”。她的经历也启发了周边村民,陆续有人跟着行动起来,改造自家老房子,探索更多发展空间。
一方小小天地,在村民精心呵护下成了温暖家园。当前,阳春市各地各部门把美丽庭院建设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美丽庭院建设,干群合力创新建设模式,一幅绿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更美丽▷▶
示范带动村民参与
一个约160平方米的小院子,竟然种植了68个品种的花草树木!这是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委会李学笋的家,这里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果实累累,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近日,记者来到李学笋家,看到院子里的嘉宝果、青柠檬正在挂果,樱桃树、水蜜桃树花开灿烂,四周墙壁“种”的铁皮石斛自然垂落着,鸟儿在此打窝,蜜蜂辛勤采蜜,池中锦鲤欢快戏耍。
院子里既有引进的稀有树种,如神秘果、巴西樱桃、日本海棠、澳洲血柠檬、澳洲手指红柠檬等,也有从山上移栽回来的珍贵物种,如山小橘、地稔等,宛如珍稀植物“大观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前,李学笋的院子只有几棵树,堆满了杂物。在镇、村干部的指引下,他将杂物清理出来,陆续移栽来一些植物,取得成效后,许多村民、同行前来请教、交流。
李学笋认为,在自家庭院种植花草树木,需要兴趣、技术、坚持,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思想层面的变化,在审美和生活习惯上有所体现。“环境美了,就会想办法维持,也让周边环境和自己变得更好。”李学笋是省乡土专家,在种植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希望能够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建设,一起将村里的环境搞得更好。”李学笋说。
阳春市坚持完善规划方案,深化党建引领,广泛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建设。该市印发了《阳春市党建引领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方案》,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高标准建设一批美丽庭院,进一步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品质。
阳春市扎实推进乡村绿化工作,深入开展“城乡党建双联双促”活动,助力美丽庭院建设。阳春市直单位党员干部以“联村包户”方式联系村民小组、包联农户,推动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广泛参与,打造美丽庭院。该市进一步强化摸排统计,强化美丽庭院典型示范,把美丽庭院建设与党员户挂牌等工作结合起来,引导更多村民自愿参与。
宣传更广泛▷▶
庭院引领乡风文明
随着“百千万工程”如火如荼开展,小庭院成了带动绿美生态建设的大引擎。
如何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阳春市妇联结合“城乡党建双联双促”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乡村农户,充分发挥党员、妇联执委、村“两委”干部、巾帼志愿者、园艺师、乡村工匠等各类人群的作用,加大宣传,引导各类热心人士积极参与,凝聚建设合力。
广大妇女是建设美丽庭院的重要力量。阳春市妇联以“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乡村巾帼宣讲点、妇女议事会等为平台,面向农村妇女和家庭开展宣讲活动,吸引和凝聚妇女群众。同时,在美丽庭院建设的基础上,融入家风家教建设和关爱行动。
李学笋家的院子成了孩子举办班级活动的“基地”,也是同行朋友参观交流的“样板”;陈伟珍的院子也常常举办生日宴、团建活动等,欢声笑语不断……
一方庭院既是一处风景,也是体现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典范。阳春建设的各级“美丽庭院”,富有乡土韵味,各具特色,这得益于阳春市妇联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善于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及人文历史资源。
此外,一些村民还利用院落空间发展民宿、农家乐、田园休闲、农产品销售等庭院经济,打造农文旅一体化的美丽庭院模式,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
通过连片打造,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串珠成链,逐步形成全域建设美丽庭院、发展“美丽经济”的良好局面。在春城街道蟠龙村金花坑,一个个分布在群众家中的春砂仁苗圃构成了微型的“生态庭院”,许多农户巧妙地将春砂仁种植与家庭生活相结合;春湾镇自由村委会高村凭借“美丽庭院+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建立了集种植、生产、研发、文创、旅游、餐饮、销售于一体的狗仔豆农文旅产业创意园,带动周边30多名种植户增收致富;双滘镇鸡笼顶的半日闲山舍将美丽庭院建设与乡村民宿、户外活动融合,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群众增收……
如今,阳春市在美丽庭院建设中不断拓展多元化功能、创新运营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