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治疗周期缩短至6个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完成普托马尼华东地区首例给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6:04:00    

记者今天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获悉,该院结核科沙巍教授团队完成抗结核药物普托马尼在华东地区的首例给药。

患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感染耐药结核菌,被迫中断学业。沙巍教授表示,普托马尼与已上市的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等药物形成“三联疗法”核心组合,进一步突破了耐药结核治疗瓶颈。目前该患者已完成首剂服用,这一短程治疗方案将原本至少需要18个月的治疗周期缩短至6个月,治愈率也可提高到90%,患者有望早日重返校园。

普托马尼是全球结核病联盟开发的新一代抗结核药物,于2019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医生介绍,作为一种全新的硝基咪唑类化合物,普托马尼具有多重作用机制,既能在有氧环境下抑制分枝杆菌酸生物合成,阻碍细胞壁合成,杀死正在复制的结核分枝杆菌,又能在厌氧环境下释放一氧化氮,对非复制菌产生呼吸毒性作用,同时还能通过靶向戊糖磷酸化途径,造成磷酸戊糖的积累,使甲基乙二醛的毒性蓄积,让细胞生长停滞。

目前我国耐药结核病患者主要依赖长程治疗方案,疗程长达18个月到20个月,并且需要联合使用5到7种药物。患者每日服药量可达近30粒,不仅服药负担重,治疗成功率也仅在50%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推荐,无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利福平耐药/耐多药结核病使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普托马尼+莫西沙星”(简称 BPalM)的方案治疗,对于广泛耐药前结核病患者则使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普托马尼(简称 BPaL)方案治疗。这些方案具有短程、强效、安全的特点。

临床数据显示,为期6个月的BPaL/M方案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中位阴转时间仅6周,这意味着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已进入新阶段。

“随着这一创新治疗方案在华东地区的逐步推广,预计将提高该地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沙巍教授说,尽管普托马尼尚未纳入医保,但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政策的逐步调整,有望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让更多耐药结核病患者受益于这一创新疗法。

相关文章
陕西榆林市一院搭建远程门诊系统携手北京天坛医院专家开启神经疾病诊疗新篇章 购物卡成洗钱工具?警惕洗钱新套路 患者安心、家属放心!湘雅医院正式启动“免陪照护服务” 这一市级首批旧改试点项目正式实施,羌下旧村城改推进“高颜值”蝶变 女生减重30斤撞脸王祖贤:五官变立体,自信多了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传播!预防HPV除了打疫苗还应定期筛查 【学术聚焦】咸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组队亮相亚太舞台 部分旅行社对70岁以上老人报团设限,专家建议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