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文科:借力网络直播,搭建传统文化传播新阵地
- 实时讯息
2025-03-08 15:00:03
-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夏宾)近年来,传统文化成为许多年轻人追逐的“国潮”,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接触并喜爱上传统艺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科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认为,网络直播的兴起,为传统艺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吴文科表示,随着现
-
- 华中师大学者主编200多万字《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
- 实时讯息
2025-04-01 07:00:04
-
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党波涛)3月31日,记者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悉,该校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彭南生教授主编的3卷6册、200多万字的《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日前正式出版,全景式记录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发展与演变。《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
-
- 面朝黄土背朝天→智慧春耕 农业科技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加速
- 实时讯息
2025-03-22 22:00:03
-
央视网消息:眼下,春耕春管也正在忙碌当中,在山东临沂蒙阴县,当地实行部门联动机制,通过检修农机具、强化科技服务,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这几天,在蒙阴县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示范园里,几台翻土机在田间穿梭,深耕即将播种的农田。来自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则在察看土壤墒情、麦苗长势等,并向合作社成员们
-
- “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开幕
- 实时讯息
2025-03-10 21:00:03
-
近日,“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三百余件临摹作品,系统呈现央美百年中国画教学成果。传移模写是指通过临摹学习传统绘画技法,源自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之一。六法浓缩了中国人对绘画的深刻认识,临摹不仅是技法的捷径,更是体悟传统精髓的途径。展览深入探
-
- 坚守与调适:清明节的现代转换
- 实时讯息
2025-04-09 15:00:04
-
当代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清明节也发生着诸多变化,但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清明节何以变,何以不变,何以能够保持传承的活力?在笔者看来,坚守与调适,正是关键所在。对节日名称的坚守名称是节日的构成要素之一,清明节是其在唐代形成之时就有的节日名称,并出现在
-
- 西方古典学的古代西亚文明渊源
- 实时讯息
2025-03-24 06:00:03
-
作者:刘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西方古典学是一门以希腊语和拉丁语文献为基础,研究西方古典文明传统及其历史文化的学科。近年来,古典研究概念被更加普遍化地使用,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古典学,也包括对其他古代文明的研究。本文以古代西亚文明为例,探讨其与西方古典学的内在关联性。西方古典学与古
-
- 郭守敬望远镜上新!世界首幅银河三维尘埃图登上《科学》封面
- 实时讯息
2025-03-14 02:00:03
-
北京时间3月14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布了首幅覆盖全天的银河系三维尘埃消光特性图。由新观测所获得的消光分布特征对传统尘埃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甚至还暗示了星际有机物的某种“生长”机制。这项重大成果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中国博士生张翔宇与其导师格雷戈里·格林博士合作完成。基于国
-
- 西城举办丁香笔会,把牛街的春天写进古刹
- 实时讯息
2025-04-15 18:00:04
-
四月的法源寺春意盎然,千年古刹内丁香胜雪,诗意与墨香交织。4月15日下午,第十九届丁香笔会在法源寺中启幕。本次活动以“丁香满春色 笔墨润和合”为主题,邀约佀明亮、肖文斌、纪大年、程茂煜等30余位书画名家与社区书画爱好者共执笔墨,在禅房花木间续写宣南文脉的当代篇章。北京法源寺素有“丁香诗会”传统,自清
-
- 三月春暖 花开烂漫 漫卷春色在神州大地渐次铺展
- 实时讯息
2025-03-02 10:00:03
-
央视网消息:三月春暖,花开烂漫,漫卷的春色正在神州大地渐次铺展。一起走进《春天里的中国》,感受大美中国里的满满活力、盎然生机。在气象学上,一般会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入春时间差异悬殊,春天通常是在雨水节气期间从岭南向江南扩展,最终越过长江。一般而
-
- 29米长《新绘·千里江山图》探讨传统艺术现代转化
- 实时讯息
2025-03-28 16:00:03
-
昨天,画家任珮韵的新书《新绘·千里江山图》发布会在上海书城举行。《新绘·千里江山图》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以大青绿山水画法为核心,结合任珮韵对宋画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以璀璨明丽之江山盛景,展积极昂扬之时代气息。长达29米的绢本长卷尽展北宋重彩山水画法之精髓,同时融入当代审美元素,成为探讨传统艺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