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会现场速递|向“新”而投——小组审议透出的中国企业投资新动向
- 实时讯息
2025-03-08 15:00:03
-
“今年魏桥集团在山东的投资额将超过240亿元,同比增长45%。” “近三年来,海尔在国内外市场的投资额已超500亿元,近期,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进行了百亿元的产业投资。”……6日的山东代表团小组审议现场,多位代表围绕最新的投资规划展开讨论,“加快投资”“向‘新’投资”成为关键词。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
-
- 两会新华社快讯:政府工作报告说,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 实时讯息
2025-03-05 10:00:03
-
两会新华社快讯: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时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
-
- 陈吉宁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实时讯息
2025-03-05 19:00:03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代表今天(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干字当头、奋力一跳,进一步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 奋进新征程!用实干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底气”
- 实时讯息
2025-03-06 17:00:03
-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将凝心聚力、履职尽责,用实干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底气”。(来源:闪电新闻)
-
-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将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 实时讯息
2025-03-11 08:00:03
-
原标题:“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将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机遇”(两会·读懂中国)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关乎经济的信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积极评价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举措令人鼓舞,中国经济有望保持持续向好势头,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
-
- 国研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注重高质量、抓改革、惠民生、强信心
- 实时讯息
2025-03-05 12:00:03
-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徐想 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5日上午11时30分举行吹风会,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和特色有哪些?对此
-
- 携手奋进,共创民族复兴伟业——港澳台同胞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 实时讯息
2025-03-06 09:00: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过去一年,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让参加全国两会的港澳台同胞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是一份鼓舞士气的成绩单,也是一份统筹
-
- 两会新华解码丨“内卷式”竞争如何破局?
- 实时讯息
2025-03-08 17:00:03
-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内卷式”竞争如何破局?新华社记者姚均芳“内卷式”竞争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从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
-
- 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 实时讯息
2025-03-05 10:00:03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
- 止跌回稳、首提“好房子”,政府工作报告定调2025房地产
- 实时讯息
2025-03-05 18:00:03
-
2025年全国两会正式开幕,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的着墨较多,看点十足,为今年房地产整体工作指明方向。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同时还提及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