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会时间,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锋面评论
- 实时讯息
2025-03-04 09:00:03
-
3月,北京的春风尚未完全驱散寒意,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前已聚集起世界的目光。对中国人而言,两会时间就像一种“政治节气”,每年召开不仅是国家政治日程的“固定动作”,也是一场全民参与也惠及众人的民主实践。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每一个数据、代表委员的每一份议案提案,都与民生冷暖紧密相连。今年的两会,恰逢“十四五”规
-
- 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 人社部部长用两句话概括
- 实时讯息
2025-03-09 15:00:03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健委四位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并用两句话概括今年就业形势:稳定和扩大就业任务繁重,承压前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呈向好态势。就业是家事,更
-
- 两会新华社快讯:政府工作报告说,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 实时讯息
2025-03-05 10:00:03
-
两会新华社快讯: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时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
-
- 事关养老、就业、楼市、医疗 四部门主要负责人回应民生热点问题
- 实时讯息
2025-03-10 08:00:03
-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惠民政策再发力 利民举措更暖心——四部门主要负责人回应民生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于佳欣、吴雨、王思北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如何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怎么看待今年就业形势?在稳楼市方面将有哪些举措?如何让基层医疗服务更加优质高效……近
-
- 两会综合报道|凝心聚力促发展 团结奋进谱新篇——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 实时讯息
2025-03-06 01:00:03
-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凝心聚力促发展 团结奋进谱新篇——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3月的北京,春意渐浓。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大家表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努力完成全年经
-
- 传递信心力量 展现开放自信——全国两会新闻发布工作聚民意暖人心
- 实时讯息
2025-03-12 09:00:03
-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彰显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两场新闻发布会,3场“代表通道”,3场“委员通道”,3场“部长通道”,3场主题记者会……今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活动一场接着一场,通过3000多名中外记者的纸笔和镜头,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信心和力量,展
-
-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丨宏观政策如何同向发力?
- 实时讯息
2025-03-07 01:00:03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政策取向作出明确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政策护航。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发挥怎样的效用?如何确保政策同向发力?财政、货币政策缘何调整取向?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
-
- 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着力破局结构性就业矛盾
- 实时讯息
2025-02-28 06:00:02
-
就业、生育、养老、教育、医疗……民生始终是每年全国两会的核心议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在全国两会前夕,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表达了对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等民生热点议题的关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今年,我国将持
-
-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 实时讯息
2025-03-13 05:00:03
-
【光明论坛】作者:徐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从全国两会看增进民生福祉
- 实时讯息
2025-03-07 06:00:03
-
“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首次在政策取向中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明确要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