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的重大发现!专家们这样评价濛溪河遗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6:42:00
濛溪河遗址(濛溪河遗址群第1地点)工作区域航拍及功能区划分.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成功入选。最近两年来,多位考古学者多次前往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察。在他们眼里,资阳濛溪河遗址群价值重大,能够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谓实至名归。

陈星灿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


濛溪河遗址处在早期现代人演化关键阶段,难能可贵的是在饱水环境下发现。这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很多空白,对研究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重要作用。我认为它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非常重要。
王幼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濛溪河遗址新的收获十分丰富。遗址所处的年代早到8万至6万年,这一时间点对讨论东亚地区现代人来源具有重大意义。其次,遗址内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以及各类人类行为复杂化的相关材料,特别是象征性行为,提供了深入了解当时人类行为的证据。尤为重要的是,濛溪河遗址很难得地将各类遗存富集到了一个遗址内。
另外,目前国内缺乏现代人综合行为的相关考古材料,濛溪河遗址的发现,系统填补了这个考古学发现的空白。濛溪河石器技术较为简单的面貌,也和中国传统的石核-石片技术传统保持一致,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证明了当时东亚地区的人类存在连续演化。

高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濛溪河遗址因为埋藏条件非常优越,保存材料之丰富和全面非常罕见。目前发现的旧石器遗址中,国内的云南甘堂箐遗址以及国外的以色列一处遗址有类似丰富的遗存,但在距今7万年至5万年的这个时间段(后续系统测年,更新到8-6万年),这样丰富的发现具有唯一性。尤其这处遗址因为饱水环境下保存了大量植物遗存,很多遗址都不可比拟。这是一处埋藏于地下被封存的特定历史时期的自然景观和人类现场,可遇不可求;植物遗存对于分析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利用能力、方式认知尤其对采集经济的研究、对水生资源的利用同样可遇不可求。这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非常珍贵的文化宝藏,也是天然的科学实验室。

王社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濛溪河遗址琳琅满目地展示了几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它提供的信息是震憾性的,尤其是出土的植物资源很多前所未见,信息之丰富令人咋舌。

戴向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濛溪河遗址的丰富性和保护措施值得赞扬,微型博物馆的展示方式非常好,在国内属于一流水平。
遗址存在了一个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才会出现的比较稳定的栖居形态,这与以往的认识相比,年代大幅度提前。其次,在距今8-6万年的时间段内,广谱行为与象征性行为以及对各类有机材料的利用,是突破性的发现和认识。此外,濛溪河遗址的考古材料让我们得以反思人类起源的“走出非洲说”。相信未来伴随更多的科学手段,还会有更多新的认识出现。

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这是一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遗址。系列刻划痕迹,为我们研究远古人类的非功利性行为提供了珍贵材料。遗址也发现了鱼骨化石,意味着人类在几万年前就开始利用水生资源。在此之前,学术界往往认为人类利用鱼类从一万年前才开始。此外遗址还发现了有火烤痕迹的橡子,这些人类结植物的加工行为,颠覆了以往学术界的认知。

多学科合作团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