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盟观察丨全球经贸格局遭史无前例冲击,中国元首东南亚之行释放什么信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9:2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之际,中国元首的东南亚之行吸引了全球目光。4月14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今年中国元首出访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后面向周边的首访。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本次出访对推动中国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以及中国—东盟关系整体发展,维护亚太地区秩序和国际秩序有着重大意义。”4月17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翟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此次访问不仅将为应对全球变局提供“中国策”,为亚太地区稳定注入“强心剂”,还将为中国—东盟合作增添“新动能”。

据央视报道,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12次年度首次出访,有7次选择到访周边国家。周边,在大国外交版图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翟崑看来,本次出访既反映了中国推动周边外交主动权和执行力,也凸显东南亚作为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的重要性。

翟崑进一步分析道,在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从现实层面看,这是破解大国崛起过程中陆海双重地缘压力的有效路径;从价值层面看,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占全球人口约85%的“全球南方”国家探索出了一条互利共赢、命运与共的发展新路。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各国掀起大规模“关税战”,给全球经济前景笼上一层阴云。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0日上午,东盟以视频形式举行东盟经济部长特别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称,美国史无前例地征收关税,将扰乱区域和全球贸易、投资流动和供应链,影响东盟与美国长期以来的经贸关系。

据新华社报道,4月16日,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举行会谈时表示,中方支持马来西亚发挥东盟轮值主席国作用,愿同地区国家一道,尽早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以开放包容、团结合作抵制“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和滥征关税,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回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亚洲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稳定和不确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杜兰4月17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近期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东南亚国家造成了显著影响。​由于东南亚各国体量较小,难以单独影响美国决策,有些国家采取了与美国沟通谈判并适度妥协的策略,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展望未来,东盟国家亟需加强内部合作,提升一体化水平,同时,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关系,以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17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而言,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进而影响到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和投资,同时,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也会给双方的合作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另一方面,面对外部压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如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翟崑认为,当全球经贸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本次出访将切实促进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产业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务实合作,增强亚太地区产供链韧性。通过更加紧密的战略对接与制度化安排,中国—东盟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产供链合作,进而为亚太地区提供更加稳定的制度预期。

从“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到中越命运共同体

“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中国和越南是社会主义友好邻邦,拥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广泛战略利益。2023年12月,中越双方领导人一致作出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决断。今年,在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之际,双方一致同意,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中越联合声明称,“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方强调坚持对越友好政策,始终把越南视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越方重申始终把对华关系视为越南独立自主、全方位、多样化对外政策的一贯主张、客观要求和头等优先。这是双方的战略选择。”

随着双方高层共识持续巩固拓展,中越友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据外交部消息,在此次访问期间,两党总书记共同见证中越双方签署的45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示,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媒体等领域。双方一致同意,以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越南发展新型生产力为契机构建更加广泛深入的全方位合作格局,夯实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开展更加紧密的多边战略协作。

过去一年多来,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趋紧密。中国连续20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榴莲、椰子等越来越多越南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两国铁路互联互通和智慧口岸建设有序推进,光伏、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有力保障越南电力供应,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轻轨2号线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

“近年来,中越两国开启了共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在奔赴现代化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越南即将开启民族发展新纪元、朝着建党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国始终将越南视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许利平指出,中越贸易互补性较强,不断提升的双边贸易额给两国带来了实际利益。一方面,越南的农产品,如榴莲、火龙果等对华出口额大幅增长,既增加了越南农民的收入,又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价廉物美热带水果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品通过越南生产基地进入地区乃至全球市场,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协同,有助于打造越来越牢固的地区产供链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能为东盟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机遇。”翟崑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利于稳定区域供应链与扩大市场需求,并通过直接投资驱动就业增长与产业升级,还能有利于东盟国家信心提振与风险缓冲。“2021年至2023年,东盟吸引外资之所以连续三年实现增长,就部分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激增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在2025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将能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对亚太市场的信心,从而使东盟获益。”

许利平指出,在投资方面,中国新增对越投资金额和项目数量稳居前列。2024年中国对越投资项目达955个,在114个对越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一,累计对越投资金额逾310亿美元。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基础设施、农林牧渔业等领域,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大量就业,而且推动了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比如,越南第一条城市轻轨——河内轻轨2号线由中国企业承建,从设计、施工、验收到移交运营,全面采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成为中越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自2021年11月开通运营至今,已累计载客超过2000万人次。

中马关系提质升级,新兴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2023年,中马共同庆祝建交50周年,并宣布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时隔两年,双方一致同意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打造中马关系新的“黄金50年”。据新华社报道,4月16日,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中马双方交换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三大全球倡议合作、数字经济、服务贸易、“两国双园”升级发展、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铁路、知识产权、农产品输华等领域。

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作为重要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成员,中马深化高水平战略合作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方将同马方一道,积极落实此访重要成果,推动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破浪前行,开启中马关系新的“黄金50年”。中方也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同东盟国家一道,携手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在杜兰看来,这次访问取得的成果将为中马关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也向东南亚及亚太地区释放出中国愿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共商共建的积极信号,进一步展现了我国作为地区大国的担当与良好形象。同时,马来西亚可以为中国同整个东盟的合作创造更广阔的机会。比如,马方提出的“中国—东盟—海合会”合作等前瞻性的倡议,可以推动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对话,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杜兰指出,马来西亚方面高度认同中国关于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理念。无论是马总理安瓦尔的信念,还是从国家利益出发,马来西亚都非常支持自由贸易体系和全球多边主义框架下的合作。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可以为中国同整个东盟的合作创造更广阔的机会。比如,马方提出的“中国—东盟—海合会”合作等前瞻性的倡议,可以推动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对话,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经济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方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120亿美元,比两国建交时增长近千倍。马来西亚的鲜食榴梿等特色产品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10亿元人民币。两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产业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不断释放。

“在当前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浪潮下,马来西亚作为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马之间的投资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东海岸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前往。”王文说,“中马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这些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才刚刚起步,未来空间不可限量。”

“长期以来,马来西亚的战略重要性被低估了。”王文认为,马来西亚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位置、多元文化治理经验和高效的经济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兴中等强国”和“东南亚战略枢纽”。马来西亚通过“三轨并行”(地缘政治平衡、经济创新驱动、文明融合实践)战略模式,在东盟及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超越体量的影响力。

中柬铁杆友谊初心如磐,“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不断充实

“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柬埔寨是第一个同我国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也是率先同中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之一,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典范。

据外交部消息,在此次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宣布2025年为“中柬旅游年”。中柬双方交换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等领域。

“柬埔寨是中国的传统友好近邻和铁杆朋友。近十年来,柬埔寨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左右,主要产业如制造业、旅游业和建筑业在疫情后快速发展。尽管中柬关系的内涵和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但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谈及柬埔寨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翟崑说道。

中国连续13年成为柬最大投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国。2022年1月,中柬自贸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生效,推动中柬贸易迈上新台阶。据海关统计,2025年一季度,我国对柬埔寨进出口333.3亿元,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同比增长13.1%,高出对东盟整体增速6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对柬出口增长14.3%、自柬进口增长5%。

《中柬自贸协定》是柬对外签署的首个双边自贸安排。中柬自贸协定创下了多个“第一”。这不仅是我国与最不发达国家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疫情暴发后我国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还是第一个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独立设章的自贸协定,显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生命力。乘中柬自由贸易协定东风,香蕉、芒果、龙眼等柬埔寨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翟崑指出,对东盟国家而言,RCEP有利于东盟推动地区一体化,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区域市场,提高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但是,不同国家对RCEP的利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柬埔寨借助RCEP更好地融入了区域价值链。近年来,该国积极利用原产地规则和低成本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柬自贸协定的签署意味着中国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再添新成员,也表明了中国坚定支持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实际行动推进国际全方位合作。自贸协定是WTO所鼓励的更高水平的经贸合作协议,签署越来越多的自贸协定将是中国未来的重要方向。

中柬务实合作亮点纷呈,两国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断深化。中柬合作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吸引200多家国际企业入驻,为柬埔寨工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座跨山脊高架桥、第一大电站、最大体育馆等中国支持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为柬埔寨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智库圆桌】坚定维护全球经贸秩序 “中国正组建一支专门用来摧毁美国的军队”?中方回应 我国酒店连锁化率回落至40.09% 中高端成增长引擎 神二十航天员乘组领命出征 洋河7万口窖池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民委委员新机制赋能民族工作提质增效 太原掀起阅读热潮,共赴书香之约!阅读大会 一眼看尽千年中国书院 命运与共好伙伴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