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业链留在中国,这票业务做到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0:02:00


上海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的再制造专业车间,两台沃尔沃旧液压泵主泵从比利时根特市的旧件仓库远道而来,以保税状态经历“再制造”,之后将被售往东南亚市场。
这是全国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保税再制造业务。“若无该业务,两台沃尔沃旧液压泵只能在海外完成再制造后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或配送至其他国家。”上海海关稽查处三级调研员徐劲解释,再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和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模式一起助推先进制造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这票业务的落地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有助于再制造产业链留在中国。
对于上海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而言,这是自2023年“再制造产品”进口全国首单后的又一突破。
企业后市场副总裁陈朝平介绍,保税再制造业务是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布局的重要战略,亚太地区也只有上海再制造中心有能力承接相关产品的再制造业务。保税再制造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上海再制造工厂的关键枢纽地位。

升级“亚洲再制造”
车间内,一名工程师将一颗颗螺丝从柴油发动机上拧下,装入特定塑料袋。接下来,他要检测哪些螺丝能够再使用。这是在获得“保税再制造”资质前,公司日常开展国内“再制造”业务的常规工序之一。
所谓保税再制造,是指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将国外旧件以保税方式运抵国内工厂拆解、检测,将其中可利用零部件与其他新零件一起组装成再制造成品,再复运出境后重新使用。其中关键是,再制造成品的性能质量等级不低于全新品。
“再制造生产对工程师的要求更高。比如发动机,工程师先要把旧机器拆解完,拆解到最小单元零部件,再对每一个零件进行评估检测。零件能否用于再制造或者修复后能否被再利用,准确评估对成品的质量很关键。”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再制造负责人陈吉伟说。
记者获悉,此次进入“保税再制造”名录的有26个商品,包括发动机、液压泵、变速箱等所有核心零部件。陈吉伟说,这体现了沃尔沃总部对上海再制造中心的充分信任,以及对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的看好。“从国内回收国内销售,到国外进口国内销售,再到如今国外进口国外销售,再制造业务一直在增长。目前我们每销售十个大部件,至少有一个来自再制造工厂。”
“保税再制造”业务降低了材料、人工以及时间成本。传导到消费端—如果客户购买一个全新的沃尔沃液压泵市场价格在6万到10万元左右,若购买“再制造”产品能够节约30%到40%,即到手4万至6万元左右,而且还享受和新品完全一样的售后质保和服务。
“保税再制造的落地意味着企业的再制造业务向亚洲迈出了第一步。”陈吉伟说,上海是沃尔沃集团全球8个再制造中心所在地之一,也是亚洲唯一。去年公司拿到保税再制造资质,意图让沃尔沃整个亚洲市场的旧发动机、旧液压泵等高价值部件进入上海再制造中心,生产完成后再出口。他向记者透露,企业目标是在近两三年内,能将业务量从目前的两三千万元提高至1亿元左右产值,占沃尔沃集团再制造业务的5%左右。“如果能将再制造中心的能级从中国升级为亚洲,总部将会追加更多投资保障产能。”
保税再制造,是第一步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智慧海关建设打通堵点
原来在国外的拆解环节移到国内,随之产生不少监管新问题。
上海海关所属浦东海关副关长王慧红说:“尽管再制造是绿色环保产业,但和新品制造相比,无论是拆解过程还是检测后无法利用的坏件,都需要妥善处置,尤其在前后道环节的交接上更加需要无缝对接。”
挑战是存在的。
拆解、检测、分流、再制造,从正向组装到逆向分解,从“一对一”到“多对多”,从数量确定到数量不确定……这些都是保税再制造对监管带来的新挑战。传统的“单耗核销”思路完全不适用。为克服这些难题,上海海关量身定制了信息化系统辅助管理模块,用智慧海关建设的理念打通堵点。
“我们采取工单式核销的监管理念,采取标准化表单将旧件对应到1000多个不可拆分单元,并对每个最小单元进行数字赋码,采集企业ERP数据与海关系统对接匹配,精确掌握料件流向,实现全链条可追溯。”上海海关稽查处处长孙斌介绍。
对于无法利用的坏件,目前浦东海关与浦东新区商务、环保等部门已经建立起共管机制和具体监管方案,形成跨部门的严密监管闭环,及时销毁“洋垃圾”。
原标题:《把产业链留在中国,这票业务做到了》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周辰
来源:作者:文汇报 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