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振华机械 填补国内空白 向行业尖端发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9:59:00    

□陈俐言 本报记者 刘大泳

4月的汤原大地,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呈现千帆竞发之势,良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近年来汤原县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和务实举措,让服务触角直达企业,直抵人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汤原县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机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凭借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农机行业潮流,成为汤原县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2024年秋天,振华机械制造的全地形履带式收割机在“丰收大考”中大放异彩。

“这台机器割地不丢粮,马力大、速度快,1小时就能收20多亩,比以前快1倍还多,这车割地省出的粮也能增产2%至3%。”汤原县香兰镇大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和满意地说。

去年秋收时,香兰镇大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用7台大马力全地形履带式收割机同时作业,只用了不到1天时间,就将合作社1000亩玉米全部颗粒归仓。收获效率比原来提高了50%。这台“大家伙”产自振华机械,从简单制造到高端智能,振华机械的农机一直在领跑。

振华机械总经理宫照旭介绍,“这台全地形履带式收割机用1.7万多个零配件组成,80%都是振华自主研发的。我们只有三个人组成的研发团队,两年内完成国家级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和外观类型等专利18项,解决了国外农机在国内因配件供应量导致的‘卡脖子’问题。”

振华机械成立于2014年,如今已成为全国前三的全地形履带式收割机生产企业。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自走履带式鲜食玉米收获机、380匹马力8行黏玉米轮式收割机、480匹马力12行折叠履带黏玉米收割机等国内首台产品。2024年实现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62%。

振华机械从弱小走向强大,书写了农机行业的传奇。注册资本从800万元到年产值3.25亿元,振华机械用实力证明了技术创新的魅力。他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美国、西班牙等国家,赢得全球客户的信赖与好评。这背后,是振华机械技术团队日夜奋战、自强不息的努力结出的丰硕果实。

从微小至宏大,现如今,振华机械是我国农机产品制造头部企业,很难想象企业3年前还是在村落里的小厂房进行单一产品生产的小企业。振华机械在起步阶段由于受限于厂房面积,生产基础十分薄弱。

汤原县了解到企业经营情况后,在农机产品研发之初,迅速联合汤原农商银行与企业进行对接,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振兴基金,为振华机械投放我省首批产业振兴基金贷款1000万元,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汤原农商银行特批将振华机械在该行贷款的利率由8%降低至5.5%,减轻了企业负担。

政府的有力支持,让振华机械如虎添翼,实现从地方小厂到行业巨头的华丽蜕变。为了更好助力企业发展,汤原县成立农机产业发展专班,提供“保姆式”服务,而振华机械更是被赋予了“链主”的重任。

振华机械犹如磁石一般,对产业上下游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吸附效应,引领着黑龙江省红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汤原县华远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农机企业纷纷落户汤原,共同构建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农机企业全覆盖的完整产业链。汤原县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方式,不断完善农机产业链条,为降低粮食收获损失率、提高农药喷洒精准率持续贡献力量。

近年来,汤原县积极探索选派机关干部到企业担任驻企服务专员新模式,充分发挥驻企专员“联企、助企、稳企、强企”的独特作用,确保干部到企业“驻得下去、助得上力”,成效显著。

陈佩龙是汤原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员,2023年2月被选派到振华机械任驻企服务专员。

两年多时间,陈佩龙成了宫照旭离不开的“左膀右臂”。协助企业成功申报并获批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政策,目前获得省级奖补资金45万元,成功将机加车间申报为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并获得奖补155.51万元。2024年12月,企业生产的4YZ-5全地形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向省工信厅申报省级重点新产品,成功通过答辩,陈佩龙帮助企业与八一农垦大学建立联系,共同研发的项目《玉米果穗高效减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通过省科技厅审核,获得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80万元。

振华机械的发展故事,只是汤原县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有着更多如振华机械一样的企业正在崛起,有着更多的梦想正在实现。

相关文章
十五运会碳抵消捐赠机制首次明确,探索绿色办赛新范式 长沙这项工作被公安部点名表扬,3年来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10亿元 振华机械 填补国内空白 向行业尖端发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多家影视公司业绩喜人,一季度净利润最高增长近7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退役军人进企业觅良机 亲属或有污点,韩国前总统文在寅被起诉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