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汝刚、高博文等上海27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18:06:00    

3月14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公布,上海有包括王汝刚、高博文、方亚芬等27人入选。从年龄结构上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整体年龄在不断年轻化,上海入选的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是51岁的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郑名川。

文化和旅游部于3月12日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通知指出,着力解决部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空缺、队伍老化等问题。最终,经严格的程序,确定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上海此次入选的27位传承人各具特色。比如传统戏剧领域,有在昆曲艺术上深耕的周志刚、京剧名家奚中路、在越剧表演中独树一帜的方亚芬、致力于海派木偶戏传承的陈为群、滑稽戏代表人物王汝刚;曲艺方面,高峻(高博文)入选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传承人,康毅则成为浦东说书的传承人;传统舞蹈方面,赵雪林凭借在马桥手狮舞上的深厚造诣入选;传统美术方面入选的2位传承人,钱月芳在顾绣技艺上不断精益求精,陈瑜则继承上海面人赵的技艺,用灵巧双手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面人作品……

此外,上海此次入选的传承人还涵盖其他多个领域,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其中多位五十多岁的传承人,共同构成了上海非遗传承的坚实力量。比如51岁的郑名川在传承古老技法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与创新思维,利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复刻传统画作,拓宽木版水印的应用场景,让作品走进文创市场。他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吸引大批年轻人关注。在他的努力下,木版水印技艺告别陈旧印象,以崭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持续焕发蓬勃生机。

他们,让非遗更青春,也让非遗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充满活力和希望。

相关文章
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5月1日-5月5日休市 全年累计减免1.82亿元,上海:离岸贸易印花税政策先行先试成效显著 河口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的公示 全球最大车展在上海启幕,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看懂上海车展,就能预判未来” 深读|竞逐“人才局”,赢下“未来棋” 苏州一女子在海底捞拿蘸料时触电受伤,海底捞回应 古韵与未来交响 科技文化共激荡——从丝路旅博会看产业新趋势 象屿地产砍剩三个区域公司 上海拿地局面能否打破?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