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乡族“女匠十三秀”
- 实时讯息
2025-03-28 22:00:03
-
中新网兰州3月28日电 (闫姣 艾庆龙 张婧)东乡族手工刺绣从“家用装饰”走向时尚前卫的国际大舞台,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13名绣娘,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撬动当地“指尖经济”在近年来快速发展。24日至28日,“中新观陇·临夏东乡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举行。东乡刺绣致富带头人马箫箫介
-
- 古韵与未来交响 科技文化共激荡——从丝路旅博会看产业新趋势
- 实时讯息
2025-04-21 08:00:04
-
新华社西安4月20日电(记者吕轩昂、蔡馨逸)婉约柔美的江南丝竹与雪域高原的藏族天籁隔空对话,衣带飘飘的唐装仕女与身姿灵活的机器人一同起舞,古老非遗活灵活现地展示……4月18日至20日,以“促进文旅消费 激发产业活力”为主题的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及
-
- 广西宴席 “扛把子”!荔浦芋扣肉香从何来
- 实时讯息
2025-03-04 08:00:03
-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荔浦芋扣肉,作为桂北地区乃至整个广西家喻户晓的传统名菜,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在广西人的饮食文化里,流传着 “不蒸芋头扣肉,不成宴席” 的说法。在广西各地家宴、喜宴上,荔浦芋扣肉总是毫无悬念地占据餐桌 “C 位”,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荔浦芋扣肉。杨宗盛 摄从“贡品”到家宴菜肴说起
-
- 厦门海沧贞庵村文旅融合打造新晋“网红打卡地”
- 实时讯息
2025-03-14 19:00:03
-
东南网3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 通讯员 彭建文)3月13日,一场以“春天呐喊 贞庵开市”为主题的嵩屿特色闽南渔村农文旅融合推广活动,让厦门海沧贞庵村成为焦点。历史底蕴赋能文旅新貌贞庵村,这座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兴衰的古老渔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深水良港构想,到林语堂笔
-
- 图片故事|錾锤下的“时光雕刻机”
- 实时讯息
2025-03-15 14:00:03
-
在辽宁省营口市辽河老街百年建筑老世兴银楼工坊里,作为辽宁省非遗代表性项目老世兴金银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的孙朋,忙着对银饰进行錾刻加工。刚刚过完27岁生日的孙朋已有10年的银匠经验。从小就喜欢手工技艺的他,从学徒到成手,每一次敲打、每一刀錾刻都凝聚着他对银匠技艺的热爱与执着。银饰银器的手工制作要经过熔
-
- 陕西千阳:西秦刺绣 “绣”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 实时讯息
2025-03-16 19:00:03
-
视频加载中...千年丝路驼铃远,一针一线绣春秋。西秦刺绣,指尖流转的不仅是周秦文化的密码,更“绣”出了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陕西省千阳县是民间绣活——西秦刺绣的发源地,近年来凭借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千阳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闫家村则是西秦刺绣的核心传承地。不仅承
-
- 王汝刚、高博文等上海27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 实时讯息
2025-03-17 18:00:03
-
3月14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公布,上海有包括王汝刚、高博文、方亚芬等27人入选。从年龄结构上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整体年龄在不断年轻化,上海入选的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是51岁的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郑名川。文化和旅游部于3月12日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